
作者丨 八零姑娘 \ 燕长青
2024年“一号文件”公布了,字数不多,传达的信息非常重要。
这是第十二个指导“三农”工作的一号文件,分量之重,尤在一号文件中首提“加强农村生育支持。”这对今年三农部署和未来发展意义重大,背后深意不容忽视。
这也说明“农村人口减少问题”已到必须要重视的地步。
先看一号文件关于“农村生育”都说了什么?
总结概括就是第一,加强农村生育支持和婴幼儿照护服务;第二做好流动儿童、留守儿童、妇女、老年人、残疾人等关心关爱服务。这里面主要的还是生育问题,后面内容是为农村生育提振信心提出。
这说明在未来5年乃至10年,解决人口生育问题已迫在眉睫。
现在一号文件把《农村支持生育》纳入文件,这在一定程度上,让农村老百姓看到了曙光,同时也能极大的享受政策带来的相关惠民。总的来说,这对农村留守儿童老人空巢等问题,又在政策定调上踏出了坚定一步。
不过有个问题需要想想:关于生育,为什么没人愿意生了?
目前农村普遍面临主要问题:人口老龄化,年轻劳动力流失,空巢老人,留守儿童,高彩礼,男女比例等等问题,但最主要的还是收入。影响因素也很多,比如农村人口城市化进程,务工,教育,医疗等。
看似一个个独立,实际每个微小问题最终构成的整体,就是我们今天农村人口面临的局面。
如今的农村人不是不想生,是不敢生,是生不起。
不解决根因,满足不了农村人口生育意愿,要谈生育支持千难万难。而我们的生育政策更是深入每个人的内心。2015年人民日报谈“中国生育政策演变史”,提到一个变化过程:从多生到计划,在谨慎放开。
1957年一个叫马寅初的知名经济学家,人口学家,北京大学校长。
他提出了《新人口论》,主张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。要不是写这篇文章,我这也头一遭听说“提高人口质量”这个词儿。从此以后,中国生育计划开始步入人口控制轨道。
1971年我国提出“要有计划生育”提倡“一个不少两个正好,三个多了”。1978年3月,计划生育政策被载入宪法,标志着生育计划正式开启。1979年第一版全国计划生育提倡“提倡每对夫妇生育子女数最好一个,最多两个。”
1980年“只生育一个孩子。”
此后20年,直到2001年《人口与计划生育法》通过后,“双独二胎”陆续在全国展开。2015年全面开放二孩。这当中2000年前1980后的这段时期,有一个词,曾深入人心即便如今依然如此,那就是“超生罚款。”
迎合时代做出的变化,可真是苦了那一代人。
那时“少生优生一生只生一个”的口号,至今仍令多70.80生记忆犹新。多地农村横幅拉了一道又一道,不少标语只是看看就叫人畏惧,不知道是那些人才所想。
当年一胎化时代,让不少想生二胎熄灭了想法。
超生的只有一个结果,让罚,如果是公职人员还面临开除公职的局面。可以说在这段特殊时期,只生一个孩子的思想观念,是深深扎入了那一代人心里。黄宏曾主演小品《超生游击队》,就很形象表现出当时农村生育情况。
这也是为什么,有人听到一个文件要支持农村生育问题会说:
“计划生育深入人心,还是生一个好。”
倒不是说有这想法的人不好,毕竟生儿育女是两个人的事更是私密事儿。年轻人生一个也好生两个也罢,理应充分尊重个人想法。他们的行为与其说只生一个的好,倒更像是无声的呐喊,对当年的事不能释然。
网友调皮说:先取消“农管”在降低医保。
纵观我国生育几大节点,经历了开放多生鼓励多生,到人口逐渐饱和限制少生,直至只剩一个的口号。如今我国再度面临人口老龄化,出生率低,农村人口男女比例失衡结不了婚的大背景下,我国再度调整取消生育限制,开放二胎乃至三胎生育。
生育限制的确已放开,但新问题也随之出现。
你会发现,更多人只愿意生一个,甚至没人愿意多生了。90后应该继80后00后之间较为尴尬的一代,经济基础薄弱,赶上高额彩礼,大批年轻人选择进城工作,以及面临男女比例失衡问题。让这90后这一代多生娃,除非生娃由国家供养。
00后最精明一代,前有整顿职场,后有整顿婚姻市场。
想让这一代多生娃同样困难,那胆子落在谁的身上,希望就在80后。可是80后年纪大经济基础已不够多一张嘴消耗,所以从当下生育环境看就只有两个字,大写的尴尬。
目前农村生育问题,已不单单只体现生育率低,还有人口流失严重等问题。
人口流向城市,基础薄弱的农村无法留住年轻劳动力,似乎已成气候。这种情况下想要挽回人口,提振生育信心,首要解决的便是收入问题,子女抚养问题,教育,医疗问题,甚至往后出现的住房问题。
所以你看一个简单的农村生育问题,他实际上是个大整体。
不能单独解决一个问题就能挽回局面。
一号文件对以上问题了解肯定比我们透彻,所以在内容中着重强调,加强农村生育支持和婴幼儿照护服务非常必要。同时有记者调研发现,农村存在普遍现象是工作和收入不稳定,经济出现短板,更没有能力生育二三胎。
按此前说法,各地都给与了本市二三胎家庭现金补贴,但还没有针对农村生育出台相关政策,如果一号文件支持农村人口生育,那么这也许能有一定促进效果。
只是能说有一定效果,二三胎是不敢想。
个人认为现在各地出台政策,实则有点饮鸩止渴,目前中国面临最大的问题不是能不能多生二三胎的问题,是想不想生育问题,生育一胎养不养的起的问题,收入和支出能否满足生育需求。我认为这是当下最主要矛盾。
先鼓励大家想结婚,敢结婚,想生娃,敢生第一胎就是最大的成果。
为什么只对二三胎有政策补贴支持,生一个更应该鼓励和支持。试想人口是基础,没有基础谈何二三胎。其次努力提高人民幸福度,这个东西比较抽象但是对生育确实有帮助,更要敢于提高城市和农村收入。
因此你看,生育他从来不是个问题,问题是生育之前的问题它没得到解决。
综合就是,收入,公平教育,公平医疗,人民幸福感,生育保障,教育保障,以及缩小城乡经济水平差异,让农村真正回归田园经济,以生态田园经济带动小康。解决这些问题,生育自然就能得到提升。
试问,没有基础的上层建筑,你敢生娃吗?你敢生二三胎吗?
希望一号文件能改变这一现状,我们拭目以待。那么让你不想生育的原因是什么呢?
评论留下您的高见。
